
辦公室景觀“Bürolandschaft”的誕生,源于一家德國家具廠老板的兩個兒子對辦公場所規劃的興趣。他們將單調乏味的辦公室布局以及辦公室等級制度視為變革的機會。在1958,Wolfgang 和 Eberhard Schnelle 兩兄弟成立Quickborner 致力于實踐變革的理想。
辦公室景觀,幾乎影響了整個當代辦公場所規劃的理念與方法,包括以人為中心、開放式辦公所反映出來的種種優勢。雖然,現在的開放式辦公室遭受不少學者與媒體的非議與反思,但如果細細思量,開放式辦公的理念可能仍然是最優解,而人們在運用開放式辦公策略時所造成的錯誤才是最值得反思的。
Quickborner的辦公室景觀概念誕生,也得益于當時的社會環境,人們期望平等的管理方式,溝通與協作成為工作過程中重要的活動。對當時的辦公場所規劃而說,可謂是辦公室規劃領域的一種先鋒思想。從平面圖看,這些布局看似凌亂,實則是基于人們的工作路徑與角色調研后的有意為之。這種新的、開放式的、以人為本的規劃理念,獲得了一批先鋒企業的追捧,并勇于嘗試。

1965年建成的歐司朗總部大樓,就是“辦公室景觀”概念實踐的典型代表,也是Quickborner參與的案例之一。

這所位于慕尼黑伊薩爾河畔的歐司朗全球總部,由德國建筑公司HENN設計完成。建筑整體被隱喻為一個透明的銀色發光立方體,在傍晚時分可以從內部發出光芒,從而與歐司朗作為一家燈泡生產的經營活動相匹配。
從外觀上看,這座六層的總部大樓以方形平面布局為基礎,在功能和美學方面受到國際現代建筑的啟發。獨立的鋼框架結構是專門為開放式辦公室設計的要求而建,因此在必要時可以快速引入新的布局,以適應不同的用途,改善溝通協作或加快信息流動。



上層的開放式辦公室,可容納多達850名員工,員工可自由配置工作環境。必要的社交和輔助房間以及建筑的垂直流通路線位于鋼筋混凝土核心。底層預留給其他功能,有一個食堂和一個大的接待大廳,以及專門的辦公室。



2015年,當成千上萬的難民抵達慕尼黑時,歐司朗大樓再次展示了它的靈活性和韌性。開放和空置的樓層中通過引入小型住宅集裝箱,在這個臨時公寓中容納了大約800名難民。




三年后的2018年,大樓按照幾年前出售時的計劃進行拆除,完成了53年的生命。


在2023年了,作為辦公理念的美好火種,辦公室景觀仍時被提起。